前面一篇文章介绍了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抗生素指的是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具有抑制病原体繁殖或者生存的作用的药物,临床上往往习惯用来指抗细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等。而消炎药一般指的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除了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外,一般所说的消炎药往往指的是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这类非甾体类抗炎药。
疫情放开管控后,随着🐏图像在朋友圈刷屏,大部分人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类药物的作用也变得相当熟悉了。所以大家刚好趁着这个机会对抗生素和消炎药进行一下区分。
炎症是机体对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入侵(即“感染”)的保护性反应,对杀灭入侵病原体、修复这些病原体造成的损伤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除了感染会造成炎症外,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很多不伴随感染的情况也会让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也就是说感染会引起炎症,但是炎症却不一定是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虽然是一种防御性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反应,但是同时可能造成肿胀、疼痛、发热等不适。由此,就产生了抗生素和消炎药的概念。
抗生素是针对感染的,消炎药是针对炎症反应或者炎症反应导致的不适感的。
如果需要针对病原体用药,比如使用抗细菌药物或者抗真菌、放线菌药物等等,因为帮助机体杀灭了入侵病原,炎症反应自然也会逐渐消退,所以炎症反应导致的不适感也会逐渐消失,但是这个对于缓解炎症反应导致的不适来说是间接的;很多时候我们除了使用抗生素外,还需要缓解炎症反应引起的其他不适症状,或者更多的情况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需要采用对症治疗来缓解炎症反应导致的不适感,比如不伴随感染的外伤或者大多数具有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包括很多轻症的新冠感染者。
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到损伤,还可能引起细菌耐药。大多数人对前一个副作用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但是对于细菌耐药却没有放在心上,而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后者的影响却大得多:前者是针对个体的,而且是可以预防的,而细菌耐药却会对大多数人产生影响,而且这个问题目前是难以解决的。
一般来说抗生素是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而消炎药属于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但是不同的消炎药有不同的作用特点(比如解热、镇痛和抗炎的强度不一样)以及不同的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抑制血小板功能等),所以购买消炎药之前也最好能够咨询一下医生或者药房药师的意见。
由于之前对于抗生素使用管制较为宽松,轻易就能买到,所以很多人对于消炎药和抗生素产生了混淆,而利用这次疫情的机会来对这两种药物进行一下区分,希望对大家今后更恰当地使用药物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