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院会有实习医生给你看病

这几天在参加规培带教师资培训,联系到平时常常会听到患者抱怨:“我不要实习生给我看病。”于是想聊聊为什么会有实习医生给你看病的情况,以及实习医生看病是不是就意味着“效果差”。

医学生的成长过程

为什么会有实习医生?这个问题需要从医生的成长过程说起。想要成为一个医生,至少需要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开始,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以后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最终成为医生的最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会穿插着一些见习。所谓见习,就是跟着老师去临床实地观摩一些疾病、治疗过程、治疗器械等等。为什么安排见习呢?举个例子,比如你要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的人明白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两个小时的描述可能不如带他去动物园看一眼。
  • 第二个阶段是实践操作的学习。我们所谓的实习生,一般都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医学生或者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新手医生。这个阶段又可以大概分为三个步骤:
    • 第一步,在模型上面或者实验动物身上进行的操作练习,主要是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手术操作等等。
    • 第二步,在一些操作中开始作为老师的助手,同时在老师身边观摩老师如何接待病人,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操作,如何和患者进行交流等等。
    • 第三步,在老师指导和监督下开始自己接诊病人。

随着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的逐渐积累,实习医生便会慢慢成长为可以独立担当临床诊治任务的成熟医生。

实习医生是不是就意味着效果差

通过前面的对医生成长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实习医生在真正给你看病前,已经经历了理论学习、见习、实验室操作练习、给老师当助手等多个成长阶段,并不是学完了书本知识就直接开始在患者身上“练手”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即使实习医生开始独立接诊病人了,整个过程也还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的。同时,老师心里面会对实习医生的能力有个大致的谱–谁能做什么谁不能做什么。你要相信,老师不会让实习医生去做他没有能力完成的操作的,因为出了问题是需要带教老师负责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相信,大多数情况下实习医生的治疗质量都至少是合格的。

当然,如果某天你到医院看病时,不愿意接受实习医生的诊治,也是可以直接提出来的。你可以选择其他当时没有带教任务的医生就诊,或者选择当时的带教老师没有带教任务的时间就诊。不过,如果你要求带教老师当时放下指导和监督的学生来给你诊治,这个要求则是十分不合理,因为一般来说,老师在指导实习同学的时候是不能自己接诊患者的–除非实习同学无法完成某个操作必须要老师接手继续治疗的情况,不然,一是影响教学质量,二是由于无法在自己接诊患者的同时监督实习同学,所以增加了其他患者承受的风险。

从一个医学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医生乃至医学大家,实习是一个必经阶段,因为医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单靠书本知识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的。一代一代的医生也都是沿着这条路径成长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白衣卫士的。所以对于能够理解并接受实习同学对你进行诊治的患者,我们都是抱着感激之情的。而你给他们的一个小小鼓励或者认可,可能便会成为他们继续在医学这条艰巨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医患之间是如此紧密地联系着:实习时候患者的理解和包容帮助了医生的成长,当医学生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医生后,又成为了患者“健康相系,性命相托”的依赖,一起携手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所以,虽然当前环境下的医患关系偶尔会有紧张的情况,但是我一直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这种情况必会大幅改善。

本文链接地址:https://omssurgeon.com/1643/